玉 随缘随性
匠 随性随心
大师治玉 经典传承
匠心独运 巧夺天工
ABOUT
关于我们
INTRODUCE
李冰
李冰,1988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玉雕师、工艺美术师、河南省玉雕大师、上海艺术大师、苏州工艺美术师、和园玉雕工作室创始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于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所创作品获得行业内各大奖项,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和收藏家爱好者一致好评。
从艺经历

李冰(龙哥)出生于1988年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由于家境优越,2006年从事翡翠和田玉雕刻行业,2008年拜师中国玉雕大师崔磊,2011年拜师上海玉雕大师唐燚进行深度学习,2011年成立和园玉雕工作室,同时荣获河南省玉雕大师、上海艺术大师、苏州工艺美术师,2019年成立龙哥工作室并荣获四会优质供应商头部商家。

李冰出生于雕刻世家,自幼酷爱雕刻艺术,刻苦自学和田玉和翡翠雕刻技艺,往往学习工作到深夜,是勤奋出天才的范例,在加上从小受当地文化气息的熏陶,对玉雕有着极深的热忱,他的取材多数来自平民百姓的现实生活,件件作品都充满了亲切熟悉的“人间烟火味”,不仅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同时作品也充满了思想性,经过多年研究领略过雕刻艺术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之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于2011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园玉雕工作室)在此期间于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赵显志老师、中国玉雕大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范同生以及揭阳市亚洲级大师薛红洋老师进行深切合作交流。

任磊,1983 年 2 月出生于河南镇平。2002 年,中专毕业后直接进入石佛寺玉雕厂学习,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玉雕生涯。
任磊先后在石佛寺玉雕厂和北京紫气东来玉雕培训中心学习和进修,开始山水花鸟后转入器皿的制作与设计。
先后师从张保国老师和孟庆东老师。在多位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设计创作和雕刻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8 年,创办金博雅翡翠工作室至今。主要进行器皿类的设计与雕刻。
在艺术作品中,除全面掌握山水层次、花鸟技法、炉瓶及其他花件作品外,尤以仿古作品的设计为特长。
玉雕大师任磊

翡翠作品《太师炉》创作于2014年4月;

翡翠作品《祝寿茶罐》创作于2014年4月;

翡翠作品《一鸣惊人》创作于2015年3月;

翡翠作品《三羊开泰(瓶)》创作于2013年2月 ;

翡翠作品《太师少师炉》创作于2016年5月。


郭雪炯
从艺经历


郭雪炯,国家一级/高级工艺品雕刻师,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出生于玉雕之乡河南省镇平县。


创作历程:

2002年-2004年,师从王玉茹学习玉石雕刻设计;

2004年-2006年,在东北老王玉器厂师从李宏伟大师学习摆件花鸟设计;

2006年-2007年,师从郑州黄德一大师学习设计、绘画技术;

2007年-2010年,师从万玉山在广东四会学习翡翠设计;

2011年,创立艺脉传承玉雕工作室;

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技朮能手”。


获得荣誉:

2007年:担任河南玉器商会理事。

2008年:担任四会市玉器商会理事。

2009年:担任广东省玉器商会常务理事。

2010年:但任广东省四会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

2011年:担任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获得奖项:

2005-2006年:作品获得百花奖铜奖、优秀奖。

2006年: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创意类银奖。

2005年:作品获得百花奖优秀奖。

2010年:作品获得肇庆工艺美术银奖。

2011年: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银奖。

2010年:作品获得玉华奖铜奖。


创作心得: 

一、选材:玉雕产品在选材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他决定了作品的质量,设计的理念和细工的程度。

在选好一块满意的材料后要根据这个料的种质、大小、裂细、形状去整体大概设计出他的体裁。

二、设计:在设计的大体方向定好以后,根据主体来构思搭配,还要定出那种表现形式来更好的表现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种方式,比方说深浅雕、空雕、立体雕,是写实还是写意,是复杂还是简单,意境形,我们用比较多的也有夸张的表现手法。

三、破形:学习玉雕的第一步就是破形了,怎样用立体切割的方法来把平面的设计的图稿在石头上立体出来,如何做到一步到位,如何做到留有余地,还要夸张,怎样让作品制作过程中更为安全。

破形就好像画素描里面的方形体积一样怎么开线,要掌握设计时想要变现的形式。

四、细工:当作品到细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轻拿轻放,细工也分很多步骤,聪明和开始都要明确,要雕到什么样的程度,很多人在细工这里做不出来的原因就是过于浮躁、急于求成,这时应该一步一步从粗到细,从某一个位置开始一点一点的形成又反复检查,整修。

五、底座:现在的底座表现很多,他像设计作品一样从粗到细,只是他是围绕着作品来设计的,颜色要高于作品、低于作品要适度调整造型,给别人作品的不足之处补足,在设计作品的意境上也可加强。

六、抛光:磨沙光现在比较流行,可以用这种型或让作品有质感和颜色的对比。

一件好的作品在每个程序都要认真细化,在设计意义上都要吉祥、富贵、大气,正能量和时代感要强。


董学中
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擅长独山玉、紫绿玛瑙、和田玉等材质的设计和雕刻。其摆件作品在继承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手法和理论,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且注重艺术提升和文化内涵,创意独特,手法新颖,厚重大气中不乏清秀俊雅之风,深受藏家追捧。其把件、挂件类作品生动形象,注重俏色的应用,使画面栩栩如生,富有中国传统玉雕的韵味,大气而不失巧工。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行业大奖,为打响河南玉雕品牌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艺经历

1998-06-01毕业于镇平县工艺美术中专毕业

1999-01-01师从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董学清学习

2001-01-01师从刘晓强老师学习玉雕技艺

2001-12-30在镇平县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从事玉雕制作

2005-01-01创办董学中玉雕工作室

荣获荣誉证书及获奖作品

《山行》获2006年“天工奖”优秀奖;

《畅游》获2006年“百花玉缘杯”银奖;

《踏雪寻梅》获2008年“陆子冈杯”金奖;

《山林逸境》获2010年“百花奖”金奖;

《大展宏图》获2012年“陆子冈杯”银奖。



玉雕大师——曹兴华
曹兴华,中华玉雕艺术大师,一级/高级工艺师,河南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同时,他还任中国四会市珠宝玉石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南阳驻广州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曹兴华大师出生于素有中国玉雕之乡美誉的河南镇平。因为自幼对玉石雕刻耳濡目染,并且深受中国玉雕文化的影响,所以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玉雕大师。 随着年龄的增长,曹兴华对玉石雕刻的兴趣更加浓厚。1989年,他开始在镇平县石佛寺玉雕厂学习玉石雕刻。经过刻苦学习,打下深厚的基本功。 1993年,他追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仵应文大师学习玉石雕刻。在仵应文大师的精心指导下,他的玉石雕刻技艺得很好的提升。这期间,他还多次受到玉雕前辈的指导,这为他未来的玉雕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曹兴华在石佛寺神奇玉雕厂任设计和技术总监。 为了更好地进行玉雕创作,曹兴华大师各地游学交流。2005年,南下广州在华林玉器街创办兴华玉雕工作室。2014年,他在广东四会创立曹氏一品堂翡翠工作室,并任设计总监,开始创作一系列玉雕精品。
从艺经历

经过多年的努力付出,曹兴华大师在玉雕创作上成绩斐然,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玉雕作品,并且获得多个玉雕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

2011年,玉雕作品《慈航普渡》获得神工奖铜奖;

2013年,玉雕作品《田园风光》获得华表奖最佳工艺奖;

2018年,玉雕作品《多子多福》获得华表奖最佳创意奖;

2018年,玉雕作品《志存高远》获得玉华奖银奖;

2019年,玉雕作品《佛祖》获得神雕奖银奖;

2019年,玉雕作品《江山如画》获得神雕奖金奖。


薛红洋
薛红洋,1976年出生于河南镇平,玉雕师、一级雕刻技师(国家级)、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亚洲玉雕大师。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从艺经历

薛红洋,1976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自幼便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成长,同时十分喜欢艺术创作,后师从中华艺术大师李宗超先生,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他系统的掌握了传统的雕刻技法和创作技巧。现定居于广东揭阳阳美玉都。从艺20余载,擅长精雕各种翡翠挂饰、摆件,以人物、山水、动物花鸟题材为主,在立体雕、镂空雕、浮雕等雕刻技艺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方法。曾设计雕刻的翡翠作品《灵芝如意》、《岁寒三友》轰动了当时翡翠界,其中《灵芝如意》摆件在2005年以3300万高价被拍出。其《岁寒三友》成交价格为2310万。众多作品在各种大赛获众多奖项。本人也对感恩社会给予了支持,在所在地为学校建设也举行了义拍活动。 

王亚峥
王亚峥,1990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作为新时期的玉雕技艺的传承者和创作者,他希望在前辈名师的优秀作品中找到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设计灵魂,博采众长,锐意进取,推陈取新,不断提升创作和技巧,在个人的艺术创作领域中开拓一片新的天空。
从艺经历

2006年-2008年随父学习雕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2009年师从王兵大师,不断加深对绘画设计的领悟。

2009年-2012年师从万玉山大师,充分领悟理解玉雕作品的创作。

2012年-2016年创立王氏工坊,继续钻研提升玉雕技艺。

2012年-至今创立宝丽行玉器,形成独有的雕刻风格。

少时跟随父亲学习花鸟雕刻,父亲将一生的玉雕技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为其打下了良好的玉雕基础。

游历山水之间,在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经过多年的雕刻经验以及对山水花鸟的理解,在继承父亲技艺的基础上再做突破。

他将山水完美的融于玉雕之中,构造出山水玉雕独特天然韵味。使得作品大气中不缺细腻,阳刚中不缺柔美,形神具备。

他创作玉雕作品能完美的做到因料制宜,他结合每一块玉料的特点,不断的创新,融入自己的山水理念和情感,用奇巧的构思,隽秀的造型,为他的玉雕作品赋予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作为新时期的玉雕技艺的传承者和创作者,他希望在前辈名师的优秀作品中找到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设计灵魂,博采众长,锐意进取,推陈取新,不断提升创作和技巧,在个人的艺术创作领域中开拓一片新的天空。


任浩玉雕:材贵天然,艺贵自然
任浩,1981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省镇平县,1999年毕业于工艺美术学校。由于从小就对玉雕艺术充满向往,毕业后就开始从事玉石雕刻的工作,现为河南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 工作期间,任浩得到多位玉雕大师的悉心指点与教导;同时,因为勤学好问、刻苦努力,他的玉雕技艺提升得很快。 任浩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玉雕技艺上突飞猛进。2003年,他创建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开始潜心创作玉雕精品。 任浩的玉雕作品风格独特,既追求作品细致入微、唯美隽永,又讲究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他的玉雕作品主要以人物、花鸟、器皿为主。通过俏色巧雕,让他创作的很多玉雕作品更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从艺经历

近年时间,任浩大师创作的很多玉雕作品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并且被玉器收藏爱好者所追逐与喜爱。

他创作的很多玉雕作品构思新颖巧妙,表现手法娴熟独特,处理方法儒雅飘逸,线条简约流畅,让优质的玉质与高超的雕刻手法完美结合。

其中,代表作品主要有:《大势至菩萨》《观音》《四臂观音》《山水》《龙腾四海》等。

创作谈

多年以来,潜心创作的同时,我体会深刻。那就是:材贵天然,艺贵自然,因缘而遇,缘物体语,表达新意,表达意境。

只有这样,才能让玉雕创作走向更高层面,步入艺术殿堂,受到世人瞩目。

而在玉雕创作上,还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为根本,传承中华玉石文化的同时,成就当今和谐盛世的美好之愿。


赵志涛:俏色巧雕,成就经典
赵志涛,1985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省镇平县,于2004年毕业于工艺美术学校。因为对玉雕的喜欢,从工美美术学校毕业后,就义无反顾地从事玉石雕刻工作,现为河南省玉石雕刻艺术大师。 从事玉石雕刻工作以后,赵志涛跟随国内多位玉雕大师学习玉雕创作,并且得到他们的言传身教。由于他刻苦钻研及不断努力,他的玉雕技艺得到很大提升,创作出很多工艺精湛、内涵丰富的玉雕作品。 2010年,赵志涛创建了自己的玉雕工作室。在玉雕创作上不断探索,希望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玉雕精品。 赵志涛的玉雕作品注重雕刻工艺精美的同时,还注重其韵味与内涵。他的玉雕作品主要以人物、花鸟、器皿为主要题材。他用俏色巧雕,让自己的玉雕作品与众不同,更具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
从艺经历

随着创作的日臻成熟,赵志涛大师创作的多件玉雕作品获得多个重要奖项。收藏他创作的玉雕作品的爱好者不断增多。

近年,翡翠代表作品有:《深山访友》《千眼观音》《硕果累累》《普贤观音》《南国风情》等。

赵志涛创作的很多玉雕作品在讲究雕刻工艺精美的同时,还注重表现手法的独到,这让他的玉雕作品更具有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还具有很好的时代气息。

创作谈

作为玉雕从业者,在玉雕创作上既要尊重传统、继承传统,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每一件玉雕作品,都凝结着我们玉雕创作者的心血与汗水。

踏实创作和对收藏爱好者负责,是玉雕大师必须具备的心态与责任。


杨根
杨根,1989年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玉雕师、设计师、河南玉石雕刻大师、中国优秀玉石雕刻大师、中国轻工珠宝鉴定师, 2008年创立缘翡阁工作室。一直从事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受业内人士和藏家爱好者好评,作品多次获得行业内大奖。
从艺经历

杨根,1989年出生于河南镇平县,自幼热爱艺术创作,动手能力特别强。受周边浓厚的艺术氛围影响,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拿着小刀在石头上刻刻画画。读书期间自学美术,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

2004年毕业于镇平县工艺美术职业专科学校,培训雕塑系专业。

2005年开始正式学习雕刻。

2006年初-2007年跟随杨子恒大师学习。

2008年创立缘翡阁工作室。

2020年12月经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河南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

优秀的玉雕作品,一定要有雅俗共赏的独特气质,一件好的作品,在创作理念上,一定要根据料性,结合时代元素,并且融入情感,使产品的唯一和独特性完美呈现出来,成就其作品的艺术价值。

作为玉雕技艺的传承者,一方面要结合历史传统,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才可以创作符合时代的玉雕产业。

作品《荷塘情趣》荣获2015年中国玉雕“玉都杯”金奖;

作品《高山流水》荣获2015年中国玉雕“玉都杯”铜奖;

作品《人生白菜》在第六届珠三角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上,荣获2019珠三角工艺美术精品评比“工美金匠奖”金奖;

作品《龙腾盛世》在2019年中国玉石雕刻“华表奖”中获得优秀奖;


曾笑颜(嘉浩)
从艺经历

曾笑颜,1992年出生于广东省、自幼接触玉石雕刻,毕业后开始专职从事雕刻工作,边学习边工作,先后学艺于广东揭阳,广东四会,云南瑞丽等地,学习期间系统的掌握了玉石雕刻的技法技艺创作技巧、而后创建了曾氏玉雕工作室、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团队。






2014年作品(逍遥佛)获得神工奖金奖;



2016年作品(灵猴献瑞)获得华表奖最佳工艺奖;



2017年作品(锦绣山河)获得天工奖金奖;



2018年作品(一路有您)获得百花奖金奖;



2019年作品 (慈航普渡)获得玉都杯奖杯。



刘其良
从艺经历

刘其良,河南镇平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南阳市工艺美术大师,花鸟类玉雕传奇人物。师从仵海洲、李学克等玉雕名家,2008年创立其良玉雕工作室,作品多次在玉雕行业评比中荣获大奖。

创作风格

刘其良擅长独山玉花鸟、杂件的设计制作。在独山玉花鸟题材创作中做到空、巧、势、美。作品布局简洁、写意自然、细腻而唯美、空灵及势劲、惟妙惟肖、意蕴雅秀又栩栩如生,既充盈着生活气息,又韵致清宁,如空山雨后,清新雅淡。

个人年表

1993年9月于镇平县第三职业高中学习玉雕专业;

1996年7月于仵海州大师工作室担任助理;

1999年6月于王恩光大师工作室担任设计师;

2002年4月于李学克大师工作室担任设计师;

2006年担任金玉良缘工作室总设计师;

2008年创立其良玉雕工作室。


杨卓
从艺经历

杨卓,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雕刻师、设计师、007年创办琢玉坊玉雕工作室,后迁往广东四会。多年来一直从事于玉石翡翠等的研究与创作,所创作品获得行业内各大奖项,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和收藏家爱好者一致好评。



2012年获得玉都杯;



2013年作品(翠山行)获得神工奖金奖;  



2014年作品(江南春色)获得华表奖最佳创意奖;



2015年作品(牧童乐)获得华表奖最佳工艺奖;



2016年作品(朝圣之路)获得玉华奖银奖;



2017年获得百花奖;



2018年作品(神龙)获得神雕奖金奖;



2019年作品 (望月)获得神雕奖银奖



王磊
从艺经历

王磊,又名小石头,1984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系中国一级/高级技师,优秀玉雕大师。他幼年开始喜欢绘画,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热爱。

王磊1999年开始从事玉雕行业,努力学习玉雕没计与雕刻。2012年,师从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万玉山老师学习玉雕技艺,经过万老师的细心指导,对玉石雕刻有了较高造诣,并对中国玉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经过多年努力,王磊大师博采众长,终于开创出自己玉雕道路的独特风格与手法,设计出很多优秀玉雕作品,并且玉雕作品多次荣获国内玉雕重要奖项。

如今,王磊为河南玉器协会理事,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四会办事处理事,富万行玉器董事长。


秦亚笛
从艺经历

秦亚笛,1983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自幼受当地玉雕文化的影响,受周围人的耳濡目染,对中国传统玉雕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的作品,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和藏家爱好者好评。



主要成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付出,秦亚笛在玉雕创作上成绩斐然,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玉雕作品,并且获得



多个玉雕奖项和荣誉。其中包括:


2010年获得河南“玉华奖”新秀;


2012年作品《慈航普渡》获得百花奖金奖;


2013年作品《求佛问道》获得玉都杯金奖;


2015年作品《普渡众生》获得天工奖金奖;


2016年作品《感悟人生》获得“陆子冈杯”金奖;


2018年作品《江山如画》获得神雕奖金奖;


黄文锁
从艺经历

黄文锁,玉雕艺术家,福建人,1984年生,自幼喜欢美术绘画,2012年,创办黄氏玉雕工作室,主要从事翡翠设计、雕刻与管理的工作。其中,对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有其独到见解,创作出很多优秀的玉雕作品。


从艺经历

黄文锁,自幼喜欢美术绘画,学习诗书画文,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达到较高艺术水准,



获得多位业内专家学者的赞誉与好评。2012年




创办黄氏玉雕工作室,主要从事翡翠设计、雕刻与管理的工作。其中,对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有其独到见解,



创作出很多优秀的玉雕作品,并且取得了不菲成绩。在各种大赛获众多奖项。





主要成果


作品《花开富贵》获天工奖金奖



作品《慈航普渡》获百花奖金奖



作品《江山如画》获中国玉都杯金奖



作品《锦绣山河》获陆子岡杯金奖


徐丹军
从艺经历

徐丹军,1975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玉雕师、工艺美术师、河南省玉雕大师、河南省技术能手、传统手艺大师、第四届百花奖,第五届玉冠奖,第六届玉冠奖获得者,梅玉阁玉器设计制作雕刻艺术中心创始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于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所创作品获得行业内各大奖项,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和收藏家爱好者一致好评。




李学宁
从艺经历

李学宁,男,1974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玉雕师、设计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河南省玉雕大师、四会玉器商会副会长、瑞丽市河南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学宁玉雕工艺创作室创始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于玉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深受藏家爱好者一致好评。


社会职务/身份



四会玉器商会副会长;



镇平县中兴寺艺术总监;



瑞丽市河南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李学宁,1974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从小喜欢美术艺术,对玉雕艺术更是熟悉,特别是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的玉雕之美。毕业后对玉雕艺术尤为热爱,开始慢慢的投入到玉雕学习创作中来。显示跟随玉雕大师李学克(兄长)学习,作为李学宁的哥哥,李学克将自己掌握的玉雕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弟。其中,主要以学习独山玉俏色花鸟雕刻为主。在兄长的指导下,很快便掌握了传统工艺美术玉石雕刻技艺,并受到业内玉雕前辈的好评赞赏。1999年秋,参加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德一玉雕设计师的专业培训,他凭借着坚实的功底和不懈的努力,被两位老师称为“玉雕奇才”。随着玉雕技艺地不断成熟,后来被邀请去东北岫岩玉之缘(付兴宏)加工厂做岫玉设计师。2003年,李学宁来到四会华达泰祥加工厂进行翡翠设计,随后成立了学宁玉雕工艺创作室。现为玉雕大师,主要从事玉雕艺术的设计与制作,同时,担任四会玉器商会副会长。 2018年,荣任瑞丽市河南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多年来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和藏家爱好者好评。

李宗凡
李宗凡,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玉雕艺术家、珠宝设计师、
从艺经历

李宗凡,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自幼喜爱艺术创作,动手能力特别强,后跟随玉雕工艺美术大师陈国芳老师学习玉石雕刻。从此便爱上了雕刻艺术。


        作品题材广泛,工艺精湛,精通各类人物、花鸟、山子、走兽等大小摆件、手把件或者挂件。善于通过不同玉料独有的特点巧妙设计利用,用雕刻技艺赋予玉石灵魂,从而赋予玉石鲜活的生命,将玉雕技艺与人文艺术融为一体,使作品更富艺术感染力,从而也更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市场和收藏家的喜爱。2008至2021年,拿过各种奖状上百个  金   银  铜,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等。


李丰叶
李岩,字:丰叶,号程麒,1956年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玉石雕刻大师、宝玉石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任第一届镇平玉雕节总策划、镇平县玉雕厂厂长、河南省珠宝玉石协副会长等荣誉与职务。从事于玉雕创作几十载,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培养了众多的年轻大师,为玉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艺经历
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李丰叶家境贫寒迫于生计,十二岁去玉雕作坊做学徒,满满的从无奈到喜欢最后深深的爱上了玉石雕刻。在玉雕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玲珑剔透的玉石经过精雕细琢终成一件件巧妙绝伦的艺术品。对玉石的热爱更具激发了李丰叶的求知欲,短短几年间通过认真学习就能独立完成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后有四处游历拜访名师,集众家所长使自己的作品人物身形具备,山水作品行云流水生机勃发。又经八年的求学之路学成归来的李丰叶回到了镇平在当时最大的镇平雕刻从普通雕刻师做起,历任班长、组长、车间主任、最后荣升厂长。带领玉器场的全体成员努力奋斗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经营玉器厂的时候还不忘培养年轻的后辈人才,其中有王松亭,李丹峰,赵怀德,邱文中等雕刻大师。还培养出来儿子李冰获得国人荣誉大师称号和女婿唐燚海派玉雕大师。桃李满天下的李丰叶致力于玉雕,育人为玉石雕刻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桑
陈桑,出生于福建莆田。玉雕艺术家、省级雕刻师、工艺美术师、福建省雕刻大师、莆田雕刻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师、桑玉珠宝有限公司创始人,多年来一直从事于翡翠玉石的研究与创作,所创作品受到收藏家与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与赞赏。
从艺经历


福建省玉石商会理事长;



福建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四会市玉雕协会理事。



主要成果


2016年作品《残荷风月》参加中国玉雕彩云杯评选;



2017年作品《龙行天下》参加希望之星全国玉石雕刻玉星将作品展。


王学清
王学清,出生玉雕世家,其父为有中华铁笔王之称的王玉敬先生。因为从小就深受父亲的艺术熏陶,所以,很小的时候他就对玉雕艺术充满向往。 2000年,王学清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工艺美术系后,跟随父亲学习花鸟、松竹梅等传统玉雕题材,期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加了解与热爱。 这之后,王学清又师从于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国皓先生学习山水、人物的雕刻,使之玉雕技艺更加纯熟与深厚。 2011年,王学清被评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从艺经历

奖项

2005年,玉雕作品《百福•百寿》在省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06年,玉雕作品《乐在其中》获得陆子冈杯银奖;

2007年,玉雕作品《紫气东来》获得陆子冈杯银奖;

2008年,玉雕作品《畅游》获得陆子冈杯银奖;

2009年,玉雕作品《纵情山水》获得陆子冈杯金奖。

创作谈

中国玉雕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玉雕大师,既要很好地继承,还要不断地发展。

传统玉雕题材虽然久远,但对于玉雕大师来说,还要很好地掌握,还要不断地创新,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与思想。